长江江豚“保姆”:守护“水中大熊猫”健康成长******
(新春见闻)长江江豚“保姆”:守护“水中大熊猫”健康成长
中新社武汉2月1日电 题:长江江豚“保姆”:守护“水中大熊猫”健康成长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春节假期,长江江豚饲养员邓正宇只休了3天便返回岗位。“江豚对水位、水温、声音等变化极为敏感,需要人24小时守护。”邓正宇近日介绍说,照料江豚“饮食起居”,不敢有丝毫马虎。
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江豚淡水亚种、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其种群数量约1012头,状况极度濒危。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逐步探索建立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三大长江江豚保护策略。其中,人工饲养繁育旨在通过开展长江豚类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生物声学及遗传学等基础生物学研究,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邓正宇所任职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是中国唯一专门用于淡水鲸类饲养保育、技术研究和公众科教的饲养场馆。目前,这里生活着7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是在全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16岁的雄性江豚“淘淘”及“淘淘”的儿子“汉宝”、女儿“F9C22”。
据邓正宇介绍,白鱀豚馆现有4名专职饲养员,每人固定照料1至2头江豚,日常工作包括清污、喂食、检查江豚身体状况、训练江豚配合科研采样等,其中保证江豚健康是重中之重。
“它们不会说话,无法直接告诉你哪里不舒服。”邓正宇介绍说,一头成年江豚每天要吃4至5餐鱼,一餐进食约1公斤、用时大概10至15分钟。饲养员每天要检查江豚体表,监测其摄食量、摄食时间,据此判断其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邓正宇一直负责照顾江豚“洋洋”。“洋洋”是一头从江西鄱阳湖迁入白鱀豚馆的雌性江豚。2020年6月,“洋洋”诞下“汉宝”后,邓正宇承担起照顾“母子俩”的重任。
长江江豚妊娠期大约12个月,从“洋洋”怀孕到生产,邓正宇每日观察记录“洋洋”孕期状况,为它准备可口“饭菜”,喂食叶酸片和维生素片,定期采集B超影像,生怕有任何闪失。“汉宝”出生后,邓正宇把它当自己孩子一样,悉心照顾。
朝夕相处中,江豚与饲养员建立了亲密、信任关系。记者采访中看到,当邓正宇出现在水池边,“洋洋”与“汉宝”便快速游过来,任凭邓正宇抚摸它们的头、牙齿。邓正宇在水池边走动时,“洋洋”与“汉宝”也追着他在水中起伏。
成为饲养员这些年,邓正宇见证了人工饲养繁育江豚家族的不断壮大。“新的一年,希望江豚健康成长,也希望人工饲养繁育研究能取得更多突破。”他说。
记者从中科院水生所获悉,通过人工饲养繁育研究,该所科研人员已摸清江豚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学及规律。接下来,将继续深入开展精子生物学、排卵监测、人工授精技术等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掌握江豚繁育生存机制。(完)
首届中国麻将公开赛3月开打 超200万人注册为运动员******
总奖金100万的“首届中国麻将公开赛”3月杭州开打!4月还有杭州麻将考级
1月17日,在杭州亚运会棋类比赛场馆——智力大厦召开的2023年度麻将运动赛事计划发布会上,公布了今年的七项赛事计划。
其中,赛事总奖金高达100万元的“首届中国麻将公开赛”,将于3月24-26日在杭州举办。赛事设有四川麻将和国标麻将2个正式项目,以及杭州麻将2v2这个推广项目。
本次赛事对选手的麻将段位还是有严格要求的。
据介绍,首先要在微信小程序“智力运动考级”中注册成为麻将运动员,然后根据引导在线上获得业余6段,才有资格在3月份报名参加,分别于在北京、成都、杭州举行的“专业段位定段赛”。晋级后获得”中国麻将公开赛”的参赛资格。
四川麻将和国标麻将的考级从去年就已开放,从时间上来看,现在立刻开始考级,是完全来得及的!另外,杭州麻将的考级预计将从4月开始。
截至今日,麻将运动技术等级评定中心总计发放119万余张业余段位证书,已经有超过两百万名麻将爱好者正式注册成为麻将运动员,共有140名麻将运动员达到了业余9段这一最高业余段位。
如同围棋、象棋等其他智力运动一样,在经过技术技能等级评定后,高水平的业余选手大量涌现,运动员需要通过比赛来展现水平。麻将运动技术等级评定中心和麻将运动竞赛训练中心在国际麻将联盟和中国棋院杭州分院的指导下,全年的赛事计划如下:
1、“微乐杯”第一届杭州市智力运动会麻将项目决赛
2、专业段位定段赛(成都、北京、杭州)
3、中国麻将公开赛(A级)
除以上赛事项目外,麻将运动等级评定中心与麻将运动竞赛训练中心还制订了以下赛事规划:亚洲麻将锦标赛、中国麻将竞技联赛、四川麻将公开赛、世界麻将精英巡回赛。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 作者:殷佩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